莊宗穆,1933年生,浙江普陀人,廣東省政協委員、珠海清華大學校友會創(chuàng)會會長、高級建筑師、華發(fā)集團總工程師。1958年畢業(yè)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工業(yè)與民用建筑專業(yè)。1958至1984年間,歷任廣西綜合設計院技術員、設計室副主任、副總工程師。1981年,支援珠海特區(qū)建設,任珠海特區(qū)發(fā)展有限公司技術顧問,是華發(fā)初創(chuàng)階段重要的技術領軍人物。1990年,任華發(fā)集團技術總顧問,1996年退休。
猶記得華發(fā)集團40周年員工大會現場,3000余名華發(fā)人齊聚一堂。舞臺上,一對耄耋老人引起了陣陣雷鳴般的掌聲。正在發(fā)言的夫婦,是已年近九十卻神采飛揚的莊宗穆、麥繼謙,他們是珠海特區(qū)第一批建設者、華發(fā)第一代建筑師,被后輩稱為建筑界的“神雕俠侶”。
華發(fā)集團40周年大會現場(中為麥繼謙,右二為莊宗穆)
會場上,莊宗穆難掩激動之情:“我看到,華發(fā)現在有很多了不起的建筑,比我們那時建的要厲害得多;我聽到,華發(fā)要走向世界,要從‘中國500強’進軍‘世界500強’……這都讓我感到非常驕傲。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是我們的精神法寶,年輕人要緊握接力棒,好好做事業(yè),國家才會更加富強?!?/p>
一番質樸的話語中,飽含著老人對企業(yè)的真摯祝福,和對華發(fā)人的殷切勉勵。
歲月沉淀了第一代華發(fā)人的夢想,回想來時的路,崢嶸歷程一幕幕重現。
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
少年時期,莊宗穆在老家浙江舟山上學。戰(zhàn)爭年代,他所在的學校師生被迫目睹日本侵略者刺殺游擊隊員的殘忍行徑,“我心里很不是滋味,暗暗下決心,一定要把我們國家搞好”;新中國成立后,莊宗穆考入中央交通部干部學校。不久,朝鮮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未及弱冠的莊宗穆報名參戰(zhàn),與即將參軍的同學在北京集結。然而,在出發(fā)前夕,組織下達指令:建設新中國還需要你們,去報考大學!
寒窗苦讀,熱血難涼。1953年9月29日的《光明日報》,用了整整兩個版面公告當年的大學錄取名單。在清華大學那一欄,莊宗穆的名字位列其中。
清華5年,莊宗穆在積極充實大腦的同時,也不忘鍛煉身體。從學校到頤和園,這段往返超過一萬米的路程,他每周至少跑三次。跑完后,沖個澡就接著去上晚自習。美好卻短暫的求學時光,讓莊宗穆收獲了先進的知識、強健的身體,還遇見了今生摯愛的伴侶麥繼謙。畢業(yè)那天,校長蔣南翔向青年們寄語:“你們要健健康康地為祖國工作50年!”
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
1958年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成立。畢業(yè)生莊宗穆、麥繼謙懷著建設新中國的滿腔熱情,告別首都,毅然南下。在廣西綜合設計院任職期間,莊宗穆主持參與了諸多自治區(qū)重點工程,如桂林漓江飯店、柳州萬噸冷庫等;麥繼謙則在廣西大學土木工程系任教,擔下了鋼結構課程的大梁?;貞浧鹉嵌螇燕l(xiāng)生活,他們說“日子既艱苦又幸?!薄?/p>
青年時代的莊宗穆
當改革開放的號角響起,廣東省先行一步。1980年,深圳、珠海、汕頭經濟特區(qū)成立,百業(yè)待興。接到兄弟省份的支援邀請時,莊宗穆腦海中閃現一個念頭:“母校的第一任校長就是珠海人,想去他的家鄉(xiāng)看看。”誰曾想,夫妻二人先后赴珠,這一來就再也沒有離開。
珠海經濟特區(qū)設立之初,總面積僅為6.81平方公里,“一個警察、一盞紅綠燈、一條馬路”,基本就是當時珠海市貌的寫照了。雖然條件艱苦,但出任珠海特區(qū)發(fā)展有限公司技術顧問的莊宗穆,就像“魚兒游在活水里”,有了盡情施展才能的天地。
作為華發(fā)集團前身的珠海特區(qū)發(fā)展有限公司,也正因為有了這批技術骨干的加入,此后建造出一個個引領城市建設新風潮的項目,將企業(yè)自身的發(fā)展深深融入特區(qū)的巨大變遷中。
珠海市領導對這批初來乍到的知識分子給予了充分的信任,將重大工程項目交給技術顧問全權處理,技術部則直接向市長匯報,工作效率極高?!霸谶@里搞建設,就像拍一部電影,領導把故事梗概定下來后,由我們幾個技術人員去寫分鏡頭劇本、選演員以及具體拍攝,一切都是我們說了算。當然,我們的設計要符合國家的要求,重大問題必須及時請示市領導,還要進行全方位的可行性研究。但大政方針一經確定,就很少有外部的干預了?!?/p>
特區(qū)建設熱火朝天,莊宗穆也馬力全開,在他的筆下,南山工業(yè)區(qū)、步步高大廈、發(fā)展大廈……一個個標桿性項目拔地而起,既不抄襲西方,也不陳陳相因,給珠海的建筑版圖留下了深遠影響。
忙碌的工作之余,莊宗穆還主動為很多市重點項目做“義務服務”。比如珠海的第一所大學——珠海廣播電視大學(現“珠海開放大學”),就是莊宗穆利用個人時間,加班加點免費幫忙設計的。為了讓師生學子都有美好的心情,他不僅考慮到教學樓的實用性,還從顏色、線條等多方面考慮建筑的外觀,圖紙一出,校方很是驚艷。時隔三十年,這樣的建筑設計依舊不過時。
珠海廣播電視大學莊宗穆手繪稿
莊宗穆說,“其實我們設計人員比任何人更關心自己的作品。在合理的經濟指標范圍內,總是盡可能地追求活潑、新穎、造型多樣化,體現出珠海特區(qū)海濱城市的特點?!?/p>
引領特區(qū)住宅新風尚
建筑師如神筆馬良般,以特區(qū)廣袤的大地為圖紙,揮毫潑墨,用鋼筋水泥繪制城市蓬勃生長的圖景。在莊宗穆的妙手下,一座座奇思妙想的住宅項目落成,不僅極大改變了珠海的城市形象,也切實改善了特區(qū)人民的居住條件。
在華發(fā)早期住宅項目的建設中,莊宗穆大膽摒棄老舊的設計理念,留下了許多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。
1984年10月,麗景花園動工興建,莊宗穆任首席設計師。這里是珠海最好的地方,背后是郁郁蔥蔥的將軍山,眼前是藍色的大海。莊宗穆依舊堅持“實用、經濟、在可能情況下美觀”的原則,把戶型設計得寬敞了許多,三房兩廳、100多平米,還帶半弧形陽臺。他考慮到南方多雨的氣候特征,在一樓專門設計了“風雨連廊”,方便小區(qū)居民避雨。
建成之時,33棟白色的建筑在藍天和大海的映襯下,精美而典雅。不出所料,項目的開盤引起了轟動——不僅驚艷了珠海人,還引起了一波港澳人士搶購潮。麗景花園總建筑面積4.27萬平米,價格賣到了2000多港幣一平米,利潤可觀,為華發(fā)此后數年的高速發(fā)展奠定基礎。
上世紀80年代,華發(fā)建設的銀海新村、麗景花園、美景花園,設計新穎,也解決了當時亟需的商品住房問題
與麗景花園一路之隔的美景花園,同樣也采用了莊宗穆超前的設計。為了空間利用最大化,莊宗穆還將小區(qū)內的一小塊“邊角料”變廢為寶?!鞍丛瓉淼囊?guī)劃設計,靠山一側的小地塊本是水泵房、垃圾房的所在地,但我一看,這塊地完全是可以利用起來的呀?!敝徊贿^,這塊區(qū)域占地面積小,恐怕是不能做出一梯兩戶的戶型。莊宗穆靈機一動,為何不做成一層一戶?9層樓的高度,還能安裝電梯,對于一大家子人的業(yè)主很是適合。比想象中順利的是,華發(fā)第一代掌門人關林炳很快就同意了莊宗穆的方案。
但這棟獨立的樓,卻無意間給負責建筑結構的妻子麥繼謙出了一道難題。該地塊雖占地面積小,但靠山一側的土地常年被山泉水浸潤,地質松軟;而另一側,地底是一塊堅硬的巨石。麥繼謙必須在跨度不到20米的距離里,同時處理軟、中、硬三種地基情況?!罢媸窍氩坏?,這么一小棟樓,竟然也會遇到這樣的難題,而且出于經濟考慮,還不能打樁?!丙溊^謙當時絞盡腦汁,苦思多個日夜,最終打破常規(guī),尋得解決方法,用“天然地基”的創(chuàng)新方案,使莊宗穆的想法得以落地,這也讓美景花園擁有了當時珠海唯一的一棟一梯一戶住宅。
濠江側畔巨龍騰飛
1988年,珠海和華發(fā)都迎來了一個重要轉折點。這一年,國務院批準珠海特區(qū)第二次擴容,由15平方公里擴大至121平方公里,灣仔被劃入了特區(qū)的范圍。同年底,關林炳接到了市政府下達的重點工程建設任務:為迎接澳門回歸,珠海將在面對澳門內港的灣仔茂盛圍灘涂上,建設一個高質量高檔次的住宅建筑群。
這個頗具分量的項目——鴻景花園,所有人都高度重視。建筑設計階段,前后共進行了5輪招標,設計方案眾多,參與范圍甚廣,包括建設委員會、設計院,甚至外地的專家都參與其中,但幾輪挑選下來,方案無一通過。這時,時任市委書記梁廣大提出:“華發(fā)也有4位建筑師,他們?yōu)槭裁床簧???/p>
時間緊迫,腦子一向轉得很快的莊宗穆,一下就拿出了兩份風格迥異的設計方案。他問妻子,你覺得哪個好?麥繼謙說,“我覺得都很洋氣,都好,你索性都交上去吧?!?張設計圖擺在梁廣大桌面,他很快就選中了兩張。把設計圖翻面一看,居然都出自莊宗穆之手!叫上市政府相關委辦局的領導們一起審閱,最終優(yōu)中選優(yōu),在其中一張設計圖上批復:“看了那么多個方案,這個最滿意。”
幾年后,鴻景花園的落成震撼了濠江兩岸,《文匯報》稱之為“一國兩制”交匯處的“地王之王”。站在澳門一側眺望曾經的灘涂,一座建筑沿著堤岸綿延600米,猶如一條巨龍正蓄勢騰空。在江面波光的映襯下,更顯氣勢恢宏。
1999年10月19日發(fā)行的《珠海特區(qū)報》
1999年,澳門回歸祖國,鴻景花園也捧回了諸多大獎。其中,僅國家建設部頒發(fā)授予莊宗穆、麥繼謙二人的榮譽就有5項,覆蓋規(guī)劃設計、建筑設計、綜合設計、施工質量、科技進步等領域,極具含金量。相較于對作品溢于言表的自豪,莊宗穆對個人成績的態(tài)度很謙虛:“不過是思路新活一點、工作勤快一點,想標社會主義之新,立珠海特區(qū)之異,做一點在別的地方不易做到的事情而已?!?/p>
莊宗穆榮獲國家級獎項
奮斗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。在珠海三十多年,莊宗穆和麥繼謙伉儷攻堅克難,從簡陋的工棚到窩在蚊帳里用小板凳做臺面畫圖紙,兩人苦中作樂、相互扶持,為華發(fā)的發(fā)展夯實基礎,為特區(qū)的騰飛添磚加瓦。
如今,兩位年過八旬的老人,仍住在當初為華發(fā)設計、建設的小區(qū)里,房子雖然已有三十多年的樓齡,飽經風雨后依然堅固無比。恰如建筑師的初心——建一所堅固實用美觀的房子,歷經時間的洗禮仍然品質如一。
華發(fā)第一代工程師莊宗穆、麥繼謙夫婦近照
2020年,華發(fā)集團40周年員工大會當天,華發(fā)歷代建設者們受邀登上330米高的珠海中心大廈,俯瞰整個繁華的十字門水域。時隔二十余年,莊宗穆再次從灣仔一側遠眺澳門,濠江兩岸尤其是珠海的變化之大,讓他感慨萬千。
當年,莊宗穆和麥繼謙夫婦是支援特區(qū)建設、促進華發(fā)奮進的第一批技術人才,而今他們感慨華發(fā)輩有人才出,在華發(fā)人的共同努力下,企業(yè)已經從珠海走向全國,正在挺進世界的舞臺。莊宗穆勉勵道,“當年的華發(fā)人有著不怕吃苦、能吃苦的勁頭,現在的華發(fā)人趕上了好時代,更要再接再厲,為公司做大做強發(fā)光發(fā)熱?!?/p>